大学四年,她矢志不移,一步步前行。学习上她坚定不移为考研铺路;工作上她处事干练,灵活应变。今年四月,她厚积薄发,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专业研究生,她是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刘雪萌。

扎实学习,不言放弃
起初,刘雪萌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最初我认为政治类专业应该注重实践,接触后发现理论性较强。”为弄懂理论知识,上课时她抢着坐在第一排的位置,认真记录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大学四年,她积攒了几十本笔记本。
夜晚,在图书馆明亮的灯光下,她一页页翻着书,时而半掩书本,微微沉思,记背英语单词。在复习知识点时,她用笔在纸上勾画,绘建逻辑链条,形成思维导图。认真扎实的学习方法,令她的专业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前茅,她于2015年获得校级特等奖学金。“她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只要她想去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到的。”好友谢伊南说。
刘雪萌非常重视自己的英语能力。大一时,她参加了“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当时,比赛优胜者可以参与演讲培训以及获得自治区比赛的机会。赛上,刘雪萌镇定自若地上台演讲,流畅的口语、良好的台风让台下掌声不断。但赛后公布成绩,她只获得三等奖。得知结果的那一刻,她鼻尖一酸,想到自己多日的努力,一股委屈涌上心头,“难道我的演讲能力很差吗?”她不甘心。
为了解失利原因,刘雪萌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径直向老师走去,语气诚恳地请求:“老师,能让我旁听专业培训吗?”她炙热的眼神打动了老师。“你最大的问题是文章逻辑不清晰。”培训中,她铭记老师的教导,注重培养自己写英语文章的逻辑性,每天对着宿舍里的镜子练习演讲。刘雪萌的快速进步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老师们讨论后决定让她代表学校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比赛。不负众望,她拿到了广西省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
“这次的比赛经历让我明白,失败不是最可怕的,放弃才可怕。”这种不放弃的精神也激励着她在学习上前进。
投身工作,灵活应变
因为英语能力较强,刘雪萌在众多的社团中选择了英语俱乐部,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英语基础扎实,刘雪萌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大三时她成功竞选了英语俱乐部主席。“她是一个很有领导力的人,说话总是一针见血,做事不会拖泥带水。”英语俱乐部现任主席徐依垠评价。
2015年,广西大学举办了模拟联合国会议,邀请刘雪萌担任模联主席。活动结束后,刘雪萌觉得此类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同学的英语能力,还可以锻炼应变能力。既然如此,何不在校内举办这个活动呢?确定想法后,她连夜做出活动策划,向老师申请由英语俱乐部主办,开展面向全校的模拟联合国大会。
审批刚落地,她立即组织人手进行筹备工作,将任务细化分配。申请教室时,因为会议要连开三天,教室一直申请不下来。拿不到申请,她焦急不已,连续三天,她在办公楼奔走,与各方协调。直到教室问题解决,她才松了口气。
大会闭幕式前,由于会议的指导老师有行程安排,就没有邀请他。闭幕式进行到一半时,临时取消行程的老师突然出现在现场。颁奖仪式已经进行了一半,场面一度尴尬,接下来怎么办呢?刘雪萌迅速冷静下来,走上主持台,拿起话筒,用英文欢迎道:“感谢老师百忙中参加我们的闭幕式,大家将掌声送给老师。”并诚恳的邀请老师为选手颁奖。她的灵活应变缓解了大会的尴尬气氛,闭幕式圆满结束。一同参加会议的谢伊南说:“她的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非常强。此次会议,从项目定下到邀请兄弟学校都是她一手承办,比赛过程也非常顺利。”
“社团的工作使我的应急能力有所提升,这让我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做出最好的应对。”刘雪萌说。
坚韧磨炼,玉汝于成
大二下学期,刘雪萌开始为考研做准备。因为对中国人民大学充满向往,她决定填报人大的管理哲学专业。“我选择这一专业,一是享受哲学中的逻辑思考,二是管理哲学与自己的本科专业相关。”
目标在心中越渐明晰。她时常浏览人大官网,筛选各类信息,并根据有效信息备战考试内容。2017年7月,刘雪萌在官网上看到人大哲学院要举行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这一活动给考研人提供了解人大环境,与人大老师亲密接触的平台。刘雪萌试着报了名,凭借着多年扎实的学习功底,她顺利地通过了初试,进入到夏令营的复试环节。
“你的本科院校在全国来说并不突出,你为什么敢于选择考人大的研究生呢?”复试时,面试考官的一个犀利问题,将全场焦点牢牢锁在了刘雪萌身上。她心里“咯噔”一下,马上在心中理清思路,向老师一一列举她斩获的荣誉与积累的经验,并坦诚自己对人大不渝的信念。她的临场反应和态度得到了在场考官的认可。
在夏令营里,她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共同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她聆听人大教授的讲座,与人大的学长学姐们沟通交流,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信息。从夏令营回来后,刘雪萌投入了紧张的备考中。为了能够有一个更安静的复习环境,她在学校居民楼租房,安心复习。
从政治学与行政学跨到管理哲学专业,刘雪萌不敢放松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她向考上人大的前辈们请教经验,购买相应的考研资料;下载人大教授的论文学习,确定重点复习内容;她还使用考研相关软件,与考研者们交流经验,互相“打气”。复习是枯燥的,反复浏览熟记的知识点,刘雪萌也会情绪不稳。觉得难熬的时候,她会与父母电话交流,倾诉自己的烦恼,父母的鼓励让她继续前进。
时光易逝,初试到来。进考场前刘雪萌心中云淡风轻,“我相信自己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初试成绩出来后,刘雪萌是管理哲学专业唯一上线的考生。但她的分数刚压哲学院院线,仍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再加上只有一周的时间准备复试,时间紧,任务重,刘雪萌心中备受煎熬,甚至一度想到了放弃。看着桌面上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她咬紧牙根“已经努力这么久,绝不能放弃,大不了再战一次!”她尽量让自己心情平静,好好准备复试。那一周里,刘雪萌再次将基础的知识点,做错的习题复习。
复试时,因为形式和之前的夏令营复试大同小异,刘雪萌并没有那么紧张,她镇定自如地抽题,冷静阐述自己的想法,条理清晰的回答得到老师们的肯定。考核结束,刘雪萌的初复试成绩综合位列管理哲学专业第二,成功被录取。她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我非常感谢那个遇到困难时没有放弃的自己。”刘雪萌决定要继续前行,保持自己的优势。未来,她想要继续深造,出国读博。她说:“我一直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只有努力才会让你更加优秀。”(编辑:张涛 校对:韦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