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忙碌而充实。”他语气坚定地说。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笑容爽朗的大男生,是2014级法学院法学2班的黄怡文。大学四年,他以律师为志向,好学奋进;以兴趣为动力,创建社团,务实工作;以梦想为支撑,坚定信念,取得司法考试A证。

“我要当律师”
“我要成为一名律师,为家人、族人解决法律问题。”这是高中时期,黄怡文树立的目标。他的家乡,地处河南商丘的村落,村庄中多达400位族人。儿时,大哥遭遇车祸,需要寻求法律帮助,但家族中竟无一人了解法律,维权之路十分艰难。“如果我是律师,那该多好。”黄怡文不禁产生了这样的念头。
不如学法?他心想。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黄怡文将法学作为第一志愿,最终,他如愿以偿被我校法学专业录取。
对黄怡文而言,目标并不是纸上谈兵。
安静的图书馆内,他专注于桌上的专业书,不时眉头蹙起,将晦涩难懂的字句,用红笔进行标注。“我喜欢预习,凡事比别人先走一步,掌握的知识也就更多。”黄怡文说道。
课前预习已成为他必备的功课。在对劳动与保障法进行预习时,黄怡文脑中一闪:学校勤工助学的薪酬,是否违反临时工的相关法律规定?他百思不得其解,“心痒痒”的黄怡文,忍不住发送短信,询问授课老师。
“勤工助学只是辅助性的劳动,与真正的工资有所区别。”在课上,黄怡文得到了谭洁老师的解答,恍然大悟。在谭老师的印象中,他是积极上进的学生,会预习,会听课,会思考。
认真的学习态度,让他的综合成绩始终位列班级前十名,并获得2016年“晨光基金会奖学金”、201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
理论上的专业学习,已不能满足黄怡文。“我想更加地贴近律师职业。”他选择加入学院的辩论队,一待就是三年。队中担任四辩的他,为了准备辩论赛,熬夜已是“家常便饭”。
犹记得比赛的前一天,下晚自习后,他立即与队友汇合,共同讨论辩题,敲定辩稿,直至凌晨3点。直至比赛开始前5小时,他仍在思考辩论场上可能发生的情况,重新设想应对方案,重写四辩发言稿。“参加辩论,最重要的是做好心理准备。”黄怡文感慨地说,辩论是对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考验,只有内心坚定,吃得“苦中苦”,才能提升能力。
通过不断的参赛,积累经验,黄怡文获得了“优秀辩手”的称号。大三时,他担任信息工程与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辩论赛评委。“作为律师,必须具备口才能力。”黄怡文说,经过赛场的辩论,他上台发言已不再磕巴,说话语句不仅流畅通顺,而且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除了参加辩论队之外,他曾参加法学院的模拟法庭大赛。“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所进步。”黄怡文说道。他通过比赛,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从而深入了解律师起诉到法庭审判的系列过程。
“兴趣是我最大的动力”
在追求律师梦的同时,黄怡文也不断发展自身兴趣爱好。
“我是否能为广西的婚姻制度献出绵薄之力?”当他学习婚姻与继承法时产生了此想法。不如研究课题吧!黄怡文说干就干,在不允许个人申报的情况下,拉来同系的师姐,组建团队。课题名称、社会背景和实地调研等全由他总揽。“研究少数民族婚姻制度,这难道不有趣吗?”他沉醉其中,全力撰写。功夫不负有心人。课题“广西黑衣壮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获2015年度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再接再厉,2016年,黄怡文申报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村民自治制度实施调查研究(以“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合寨村为范本)”课题,荣获2016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
申报课题开拓了他的科研道路;在院团委办公室的工作,锻炼了其综合能力。他说:“团是党的后备军,我想参与其中,注入青年力量。”黄怡文担任院团委办公室的理事,负责管理财务与会务性工作。他起初并不会记账、做预算,“厚脸皮”的黄怡文便经常请教老师,并向前辈不断学习。“他每次计算活动费用,都十分准确”。同事瞿贵稳评价道。
不仅忙于办公室的工作,黄怡文还曾组织多次校级大型晚会,他连续两年获法学院毕业晚会“优秀组织者”称号。
“我有ob欧宝娱乐(中国)在线登录,经历,综合能力较强,具备能力创办社团。”黄怡文站姿挺拔,面对老师,侃侃而谈。2015年11月,得知我校将创办校友协会,他当即向老师毛遂自荐。经老师选择后,成功担任协会会长一职,与其他4位同学成为校友协会创始人。2016年5月,协会成立,也迎来了校庆校友返校月。
“第一次接待校友,成员礼仪姿态不够端庄,即使进行了短期礼仪培训,仍达不到满意效果。”黄怡文说。良好的接待礼仪,能够展现我校学子大方得体的形象。意识到这一点,他专门从礼仪队“挖人”,为协会成员开展几个月的培训,并统一服装。经过专业训练后,第二年校友接待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解决对外接待问题,黄怡文将重心转移为对内发展。他经常与成员沟通交流,积极开展协会迎新、春游等活动,不断提升校友协会知名度。在他努力下,协会从最初的5人,增加到400多人。“协会的创立,有利于增强学校与校友的联系。作为民大人,很高兴能尽我所能,服务于我校的发展。”黄怡文说。
校协工作,令黄怡文初具领导才能。他喜欢编辑百度百科词条,曾编辑了几百个词条。兴趣与能力结合,2016年9月,他主动创办我校百度百科俱乐部,并担任首届会长,成为百度正式校园大使。其后,黄怡文还积极宣传、推广奕报告平台,获广州奕报告信息技术公司颁发的校园大使实践证书。
大学期间的ob欧宝娱乐(中国)在线登录,中,他共担任校级正职3项,校级副职4项,其他类型任职5项。他感叹道:“即使工作繁忙,我从未放弃,兴趣便是我最大的动力。”
“前行,我没有退路”
将个人时间投入社团、组织工作中的黄怡文,一转眼,大三悄然到来。作为法学生,他面临着司法考试大关。“我必须走法律之路,我必须通过司考。”开始备考时,黄怡文便明确了目标。
连续上完三节课的他,一脸倦容,却并未休息,而是紧忙收拾书本,步履匆匆,赶往图书馆自习。十几门的课程,甚至双休日都需上课,再加上司法考试班的课程,令黄怡文时间“满满当当”,即使课程繁多,他也会挤出时间复习。
2017年5月,适逢我校65周年校庆,也是他将要退任换届的时间。作为校友协会会长,这时更应担起重任。“但如果不退任,我的复习又该怎么办?”这与自身的学习相冲突,黄怡文站在岔路口上,不知如何抉择。
“既然选择创立协会,又怎能后退,不担起责任呢?”黄怡文再三思量,决定继续担任会长。他虽忙于工作,却并未放弃复习:黄怡文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前往自习室学习,直至凌晨。而偶尔因时间冲突,无法全程上完司考班课程,他便多次细心听取上课音频,检查遗漏部分,完善笔记内容。
因工作的需要,7月份,黄怡文才真正退任。而距离司考仅有2个月,再如何镇定,他还是慌了。
“看到别人早已投入复习中,心无旁骛,我感到非常紧张。”他回忆道,与他人复习时间的差距,无形之中加重了黄怡文的压力。
“越是慌乱,越要从容。”他对自己说。要想成为律师,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不论如何,我一定要成为律师,没有选择。拼了!”黄怡文平静内心、坚定信念后,沉浸书海。
一整天待在自习室,中午便以面包充饥,这是黄怡文的复习常态。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他并未盲目地看书,而是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以框架的形式理解知识,加强自身记忆。
即使临近考试,他仍忙里偷闲。“大家都叫我小新,我今年五岁……”耳机里传来的声音,让黄怡文不禁会心一笑,这是他每天必看的《蜡笔小新》动漫。“放松身心,才能更好学习。”黄怡文说,他将此作为释放压力的方式,调整心态,以便更好地投入复习。
考试那天,他的内心反而静了下来,如往常一般,将知识点记忆了一遍又一遍。黄怡文昂首挺胸,仿若即将上战场的士兵,走进了考场。
查成绩时,黄怡文怀着忐忑的心情,深呼一口气,将查询界面打开,“过了!”黄怡文激动不已。真好,离律师梦又进了一步,他心想。
“充实的大学生活,成就了如今的我。”黄怡文感慨道。已经通过司法考试的他,将保持充实的状态,以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作为下一个目标,继续努力前行。(编辑:韦芳 校对:张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