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其中的纯粹。”这是帅将远最喜欢的电视剧——《我是特种兵》里的台词。用来形容他五年的军旅生涯,再贴切不过。
帅将远,是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2016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五年中在部队里跌爬滚打,他专注当下,一颗赤子心在泪水与汗水中淬炼而成;一腔赤诚在更强的目标引领下被磨砺得愈加纯粹。军人精神镌刻在帅将远的骨肉里,一生相伴。

怀赤诚赴军营
“卧姿有依托!”指导员口令下达,帅将远迅速卸枪、卧倒、肩直、肘定、手稳、眼准,一气呵成。初次接受射击训练,帅将远撞击地面的身体部位往往伴有淤青和擦伤,回忆起震耳的枪击声,他仍能感受当时紧张的情绪和加速的心跳。
2013年,黄岩岛事件影响了帅将远。他心想:20岁的我,正适合干出一番事业。于是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踏上从军路。2013年9月,正值大二的帅将远只身提着行李,坐上了驶往部队的火车。
烈日灼身磨意志,练不停歇打基础。部队纪律严明,初到新兵连,放下行李不到一小时,帅将远马上就投入训练。刚成为军人那股兴奋劲儿让他迅速融入热火朝天的训练氛围,喜悦之情甚至克服了身体的不适。
部队的时间被规划为具体的训练内容,初入军营的激动慢慢消散,帅将远只能靠着硬熬度过满是训练的白天、突然下达“紧急集合”的黑夜。高强度的训练环境里容不得一丝杂念,他强迫自己什么都不要想,目标就是好好完成今天的内容,吃上大馒头。
专心让帅将远更快地适应部队生活,对于掌握不好的训练内容,训练结束他马上进行总结、反思,争取下次训练时把动作做标准。
90天过去了,新兵们被分配到各连队。帅将远在最后一次新兵考核中获得了全营第一的成绩,给新兵连的日子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下连后,帅将远跟随班长做了炮兵。日复一日地进行专业化训练,搬运、安装、发射操作炮弹以及挖掩体……军营生活紧凑而充实。
经过新兵营里三个月的基础训练,帅将远初具军人素质,但内心仍保留有大男孩子气。他特意与记者分享了一次山地挖掩体的经历。他说,山地比平地少遮盖物、石头多,挖掩体的难度比平时更大。当时下着小雨,十几个小时过去,帅将远仍然没有停歇,疲惫让他在几秒内走神睡着。班长过来拍醒他并呵斥:“任务还没完成,睡什么睡!”帅将远惊醒,脾气也上来了,他赌气地更加用力挖坑,试图用身体的疼痛唤醒自己,雨水打在脸上,混着他的泪水落下。
这是他五年中极少的一次流泪,稚子之心碰撞军营艰苦,如新刀开刃,锋从磨砺出。
心无惧奔前方
陡峭的山路中,四周无人,耳边回响着踏雪声和呼气声,帅将远背着30多斤的负重物向40公里的终点奔跑。刺骨的海风扎在脸上,他不知道跑了多久,他直盯前方,心里暗暗想着:继续跑,不要停。这是帅将远以两栖侦察兵身份进行负重越野的日常。
两栖侦察兵通俗称作特种兵,受到电视剧《我是特种兵》的影响,帅将远对两栖侦察兵这一兵种充满了憧憬。
2015年,帅将远作为两栖侦察兵在海岛服役。此次短期服役相当于一场淘汰赛,每一次考核,排名最后的10名士兵要被淘汰掉,100名两栖侦察兵最后只能留下3个人。训练更加严苛,要求也更高。面临巨大的身心压力,流血流汗不流泪,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训练地非常偏僻,人烟稀少,冬季温度达到零下二十度,强劲的海风让人产生“有刀狠狠划过脸上都不会有痛觉”的感觉。此种环境下,每一项训练内容仍是加量提标,平时只有几公里的越野,这里的要求却是40公里。
每一次的训练虽有开始,却望不到终点,心理素质稍低一点的人,都有可能中途放弃。帅将远秉承“不能给同是特种兵的班长丢脸”的信念坚持完成每一项任务,“只要没有结束就要继续”。
经过七轮考核后,帅将远还是作为排名最后10名成员之一被淘汰了。他得知结果后当场就哭了,泡在冰冷的海水里他没哭,手握着冰冷的枪冻到没知觉他也没哭,此时被淘汰却让他难过到落泪,没有一个士兵想成为一个“失败者”。
离开海岛回到部队,帅将远的服役期临近结束,没有一丝犹豫,他决定继续留下来当兵,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重回岛上,当一名特种兵。但是,当他成功劝说父母自己要继续留在部队时,海岛上的训练被长期性地取消。
在此不久后的一次训练中,帅将远不慎将腿摔断,半月板被切除。虽然医生告诉他,他的腿伤将是永久性创伤不可完全恢复,并且不能再做高强度的训练时,帅将远仍是只修养12天就投入到训练中,积极准备即将开始的大比武。
恰逢遇上军队改革,比武迫在眉睫之际被取消,帅将远失去了大展身手的机会。接二连三的不顺意,让他产生离开部队的念头。
在他提交离队申请时,一向严厉的领导却柔和地开导他:“继续留在部队把你的腿伤养好,做不了高强度的训练那就不做,腿伤好了,再走。”这一番话让帅将远释怀:既然我的腿永远都好不了,那我就趁着还能走,做些不让自己留有遗憾的事情!
小兵变班长
帅将远作为炊事兵休养一年后,腿伤慢慢恢复,他当了一名机械化步兵。经过三年的沉淀,帅将远比以前更加沉稳了,在每一项训练中都更加耐得住性子。
用针线穿黄豆、大米,这种磨性子的训练任务,帅将远十分享受,“他们都达不到标准,而我做到了”。练习狙枪瞄目标,一次就要俯卧一两个小时,太阳晒得火辣,撑在地上的手也会酸麻,有些士兵沉不住气没有完成好这些训练任务,帅将远却非常专注,屏息时连自己的心跳声都能听到。
同时在这一年中,帅将远因前期表现优良:军事技能精,政治思想强,完成任务好,而担任新兵连的班长。
从一个挖掩体也会哭的大男孩到一个时刻照顾新兵的班长,帅将远用四年的经验适应了身份的转变。
怀着“带出一批优秀的士兵”的想法,帅将远每天起早贪黑地带着新兵训练,与观察督促不同的是,他始终保持着和新兵们最近的距离,同时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给新兵们示范动作。他说:“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我有耐心。”
帅将远说:“当兵五年了,带过我的班长有四五个,但新兵连的班长是我最难忘的一个。”时隔五年,他仍记得初入军营那天,班长亲手为他下面条,为他铺床,只为让他在军营的第一个夜里睡个安稳觉。成为新兵连的班长后,他也当起了新兵们的“好哥哥”,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2018年,帅将远服役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年,他参加了一次全旅大比武,并获得了总分第一的佳绩,被评为“全旅训练标兵”。他说,以前积累的经验给了他很大帮助,在心理素质上,他比别人沉稳,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及时应对。
又是一年九月,帅将远却要告别军营了。离开当天,与他相处了一段时间的新兵们不舍地为他送行。军营生活是新旧交替的过程,一代教一代,新人送前辈。看着这些似曾相似而青涩的脸庞,帅将远不免想起五年前的自己,他没有过多不舍,因为这五年来他不辜负每一次进步的机会,没有留下太多遗憾。
“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帅将远将五年种种酸甜苦辣,总结成这一句话。
对于军人精神,帅将远定义为“奉献”,奉献青春,奉献自我,保家卫国。他对未来做了一个短期规划:“毕业之后去支教两年”。
《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人生信条很简单“好好活,就是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儿。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儿,就是好好活。”五年军旅生涯,帅将远事事尽心,专注当下,现在他又踏上了新的征程。(编辑:韦珊珊 校对:韦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