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当时,逐梦未来。对于艺术学院2016级音乐表演1班的刘竞帆来说,音乐是她的热爱,工作是她的充实,舞台是她梦的承载。她在大学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优秀党员、优秀毕业生,表演大大小小晚会……这些都是她青春的印证,努力的回报。
心之所向,步履践之
“十年的功聚成灿烂一瞬间的梦,生命舞台发光的人绝不是只会说”,《十年一刻》里的这句歌词是刘竞帆的座右铭。母亲是一名音乐教师,记忆里,母亲常伏在案前对着教案写写画画,并不时哼唱着课上需要教授的歌曲进行备课,悠扬美妙的旋律陪伴着刘竞帆成长。她受妈妈影响,从小热爱音乐,上高中后她选择成为一名艺术生,走上艺考的道路。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艺考”不等于“易考”,在准备专业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兼顾文化课的学习。
艺考前,刘竞帆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在学校上完文化课后,就赶往培训中心对艺考内容进行训,即使回到家也是在学习、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竞帆在艺考中取得了广西民族大学河南校考音乐表演专业第二名的成绩,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刘竞帆对于大学生活有着清晰的认知。她向一些在读大学生了解到大学并不轻松,不仅学业繁忙,还要在各方面完善提升自己,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所以进入大学后,她勤学苦练,坚定向前。音乐表演专业以实践课为主,但同样有理论课。教授声音的产生、音阶等理论知识的乐理课枯燥且难懂。刘竞帆称:“实践课是身体上的累,而理论课是精神上的累。”无论早晚,只要是她的空闲时间,图书馆、自习室都有她学习的身影。自入学以来她保持每学年专业成绩排名第一,并获得2019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优秀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傍晚,刘竞帆和舍友们在宿舍窄且昏暗的天台上,跟随着音乐,数着节拍,整齐的抬手、移位、变换着队形,回忆着老师在课上教授的动作,一遍接着一遍地进行走位练习。声乐表演不仅要求表演者具备良好的歌唱技巧,优美大方的舞台表演也是必不可少的。先走哪一步、出哪只脚、抬哪只手都是固定的,必须保持一致,只能靠一遍遍的练习来记住。
声乐表演除了歌唱技巧和舞台表演,同样需要具备音乐记忆。刘竞帆在进行专业学习的时候需要记忆大量的民族歌歌词。刘竞帆表示,这些民族歌曲的歌词都是民族语言发音,开始并不理解它的意思,便只能像小学生识字似的通过标注拼音来练习。大学四年,她掌握了壮、瑶、侗、京等许多少数民族原生态歌曲。
回首往昔,她坚持所爱,选择音乐道路;她脚踏实地,考上理想学校;她学习声乐技巧,领略音乐魅力。刘竞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心之所向,步履践之。”

把握青春,充实自己
“有谁想当班长吗?”“老师,我来试试吧!”刚入学的刘竞帆毛遂自荐,并连续四年担任班长。刘竞帆说:“自己的初衷是为了锻炼自己,也为了充实大学生活。”
大学四年的班干经历让刘竞帆收获到颇丰,班干的工作培养了她的责任心,还学会了如何分配时间以达到时间的最大化利用。此外,组织班级的音乐会让她的组织能力得到锻炼,“灯光、音响、节目顺序……这些都需要负责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安排统筹。”从一无所知到有条不紊的组织班级里每一场音乐会,离不开刘竞帆的努力、奋斗、以及团队协作。
人不应该仅局限在自己的那一方天地,还应该看看外面的世界。刘竞帆为了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摄影技术,大一时加入了学校新媒体工作室编辑部。由于新媒体工作室的主体在相思湖校区,例会安排在每周四晚10点,每周的例会她需要从思源湖校区赶到相思湖校区,会议一般都将近11点多才结束,她常常都得赶末班地铁。同是新媒体编辑部的舍友在大二时选择了退出。刘竞帆说:“我也想过退出,但想着既然都坚持那么久了,不能够就这样放弃。”就这样她一直坚持到大三。
她的追求不止于此,渴望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到了大三,她选择不再留任所在的部门,为自己考研留下足够多的空间和时间。
考研前几个月,由于长时间处在高压且枯燥的复习状态下,刘竞帆的心理十分压抑,对此她采用心理暗示、找人倾诉的办法来调整状态,继续投入到复习中。充足的准备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让她顺利的通过了初试,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考研复试都在线上进行。刘竞帆说:“其实线上复试对于我们声乐表演来说不太有利,网络质量、设备这些都会影响所呈现的效果。”在考研复试那天,刘竞帆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网络、设备以确保能够顺利进行线上复试。最终她顺利通过复试,被广西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录取。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研究生期间举办两场个人音乐会。为此,刘竞帆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充满期待:“我打算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专业上,举办两场高质量的个人音乐会。”
在学习之余,刘竞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她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并且连续两年主动报名河南校考志愿者。今年寒假期间,她主动申请成为社区的防疫志愿者,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荣获市级“优秀志愿者”称号。
直挂云帆,破浪前行
广西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现场,炫彩的灯光下,选手们在青春激昂地合唱。刚参加完合唱组比赛的刘竞帆迅速下场,冲往后台换接下来表演组比赛的演出服。
班里的同学都只参加一组比赛,而她却同时参加了合唱组和表演组的比赛。刘竞帆说:“对于我们这个专业而言,舞台经验非常重要,每一次上台表演都是一次锻炼”。她认为,老师建议她尝试参加两组比赛,是对她的肯定。比别人多参加一组比赛,就意味着需要多准备一首表演曲目,多一倍的排练时间,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最终,她在这次比赛中合唱组和表演组都获得了二等奖。
2018年9月“桂花香两岸,中华一家亲”台湾交流晚会在南宁举办。刘竞帆和三位同学作为艺术学院代表在晚会上表演《壮乡春歌》。在准备这个节目的同时,班上还有其它节目需要排练,她为了不落下排练进度,只能排练完一个再排练另一个。任务重,压力大,但一想到这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她干劲十足,力求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呈现出最好的状态。
刘竞帆自身的努力和夯实的专业基础为她参与广西成立六十周年庆—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大型晚会的《中国喜事》《歌从壮乡来》《相亲相爱》《壮丽航程》等六个节目的排练与录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刘竞帆作为演出人员之一,穿着演出服,顶着厚重的妆容,在导演的指令下一遍遍的进行排练。晚会准备期间,每天早上六点就要化好妆,一直排练到晚上十点才结束。由于刘竞帆的节目量较大,其他同学们在排练完自己的节目后便可以休息,而她还要继续排练剩下的五个节目,有时候回到宿舍已经是凌晨一两点。刘竞帆说:“这是对我能力的认可,一想到这个就觉得没那么辛苦了。”
轻帆竞流,起航正当时。即将开始研究生生涯的刘竞帆对未来有着自己的规划:“毕业以后想当音乐老师、做一个文艺工作者。”她怀着对音乐的热爱,向着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前行。(编辑:雷喻然 校对:蔡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