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功有捷径,那一定是坚持和努力。他在学习上积极进取、知行合一;他在实践中身兼多艺,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他在考研上目标明确,勤奋刻苦。他就是我校文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师资班学生——陈光浩。
练就本领打基础
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陈光浩的专业为汉语言文学,他总会用“听、说、读、写”概括所学专业。“善听多读,能说会写,如要掌握‘听、说、读、写’这几项最基本的技能,平常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训练。”
陈光浩回忆起在大二时参加的师范生演讲大赛,当时比赛分为即时演讲和主题演讲两个部分,陈光浩认为这是在考验选手“写”和“说”的综合能力。“说”即是锻炼选手即兴表达能力;而“写”则是快速地梳理逻辑条理。
“请问你如何看待‘寓教于乐’和‘寓乐于教’呢?”比赛时,陈光浩抽到这个开放性题目后快速思考,无论是寓教于乐,还是寓乐于教,怎样强调“教”与“乐”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当时我便紧紧围绕着‘乐’字,从‘乐’的角度思考怎样用有趣的方法,把教科书中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教师如何带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快乐,陈光浩认为这是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技能。
2017年12月,因朗诵队的指导老师文嫚在思源湖校区授课,而朗诵队的成员都在相思湖校区学习,陈光浩作为朗诵队的带头人,每天需带领队友往返两地学习。临近比赛,朗诵队伍每天晚上都加练至凌晨一点才返回到相思湖校区。陈光浩帮助队友找准朗诵节奏、克服朗诵技术上的难题,化解疏导队员们消极的情绪。何时上妆、何时换装、何时走秀……就连队员们的袜子颜色搭配和外出参加比赛的饮食起居,陈光浩都一一负责。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朗诵队最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摘获全区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集体组一等奖。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陈光浩认为:成长没有捷径,唯有知行合一,下一番苦功夫,学真知、悟真谛,才能练就本领、增长才干。
不惧挑战勇向前
“前行的路上,总会有坎坷。”回忆起令人紧张的比赛日子,陈光浩并没有心生抱怨,而是欣然地说:“只有自己亲自尝试去做,才会发现,虽然‘万事开头难’,但只要努力去解决去克服,就能把事情做得足够完美。”
陈光浩丰富的参赛经历和出色的领导能力深受文嫚老师青睐。在2018年第五届全区高校师范生演讲比赛中,陈光浩从“参赛者”的角色转化为“负责人”,指导学校参赛选手出色比赛,再次为学校赢得荣誉。收获奖项、积累经验、转换角色……面对着这一系列的成绩,陈光浩十分感谢他的指导老师——文嫚。“在这些比赛中,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奖项和荣誉,而是对师恩的理解和感谢。”
在领导老师的关心、教育和激励下,陈光浩自入学以来,便一直担任学生干部、还曾担任班助,积极在服务ob欧宝娱乐(中国)在线登录,中奉献自我。
实习是大学生踏出校园门,变身“社会人”角色的第一站。在大一和大二的寒假,陈光浩都会在北京的天仁报业集团实习。实习的过程中,陈光浩更加熟悉天仁报业集团所承办的“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比赛”的赛事组织、后勤安排、人员接待等各工作的流程安排。
一批新人锋芒几何,未经锤炼尚未可知。“实习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便是凌晨三点赶往机场接航班。”在实习中碰到困难时,陈光浩总会微笑面对,不禁心生感慨:“无论在校表现得多么出彩,当你走入社会后就是一张白纸,这个时候就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处理不同的事情增长见识。”
青春不悔赴“研”行
在得知西南大学文学院举办第一届“中国语言文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时,陈光浩便积极报名参加。
第一天到达夏令营时,陈光浩感慨道,当时面对来自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各地名校的同学们,虽然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仍然不自信。个人能力的差距与之相比,相形见绌,但陈光浩每天都会自我激励:不管结果如何,重要的是打磨自己,坚持到底。
夏令营的考核共分为三大项内容,分别是政治考核、英语口语考核和专业面试,专业面试是最为重要的考核。学员所面试的专业都有指定的教室,通常有4至5位导师对学员进行全面和专业的考察,且每天都由不一样的老师进行考核。因受自身知识的限制,陈光浩的短板在导师们犀利的问题中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
每天下午六点,夏令营会根据一天的考核公布被淘汰的同学。宣告最终结果的那个晚上,陈光浩不曾想到自己是留到最后一批的营员,更不曾想过自己竟成为了“夏令营优秀营员”,并且拿到了西南大学考研免复试的资格。回想起长达五天的“高压”角逐时光,陈光浩除了感到身心疲惫,更多的是感谢那个坚持不懈的自己。
一念既定,再难再苦也要迎难而上,快马加鞭。夏令营活动结束后,陈光浩并没有沉浸在宣告结果的喜悦中,而是以专业学习为圆点,以坚持考研的目标为半径,矢志不渝认真备考。
与大多数早出晚归、埋头苦干的备考学生不同,陈光浩更喜欢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也许每天的学习时间会略有增减,但一定要保持状态,保证每天有效学习时间为8个小时。”
对毕业生而言,9至10月份是找工作的集中阶段,陈光浩身边有的同学一边备考一边找工作,还有的同学索性放弃,直接找工作。“最初文学院备考的同学有200多人,但最后坚持下来的男生就只剩下两个。”身边“战友”的离开,日渐影响着陈光浩的心态。
“我为自己能坚持下来感到很欣慰。”备考期间,一个夏日的凌晨12点半,一阵雷鸣过后,大雨顺势而来。陈光浩和战友孟琳峰,彼此在国教楼十五楼低头不语,专心学习,听到的只有风声、雨声和翻书声。直至凌晨两点半,两人才收拾东西回宿舍,昏黄的路灯下,两人默默前行……
灯火常在,行者不孤。风雨过后,陈光浩最终以384分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青春之路,始于足下。“‘做’远远大于‘说’,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让你的目标越来越近。”今年九月,陈光浩将前往西南大学,踏上新的征程,谱写青春华章。(编辑:甘珊宁 校对:梁芳 刘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