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民大首页
微博    微信  
投稿热线:news.gxmzu.edu.cn
 
民大要闻更多 >>
【喜讯】我校新增一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民大这十年】后勤服务育人结硕果
校领导到艺术学院调研检查
【民大这十年】经济学院:凝心共谱新篇...
【民大这十年】这个“国家队”把论文写...
【民大这十年】艺术学院:德艺双馨香溢...
【民大这十年】根植沃土 在服务经济社会...
校领导第五周工作简讯(9月26日—9月30...
【喜讯】我校四种教材获评2022年广西普...
我校举行国庆升旗仪式
媒体关注更多 >>
【广西日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构筑共...
【广西云】广西民族大学熊昭明教授团队...
【中新网】广西壮剧传承人培训班结业展...
【广西日报】玛大孔子学院举办“梅花”...
【人民网】泰国举办东北部华文民校联谊...
【中国社会科学网】气氛美学引领美学研...
【广西日报】为扩大开放合作“朋友圈”...
【中国民族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力...
【南海之声】RCEP元年的这场中国-东盟博...
【南海超话】东盟研究中心葛红亮:东博...
六集电视专题片《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
习近平: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实际...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
第一观察|从四组关键词读懂总书记广西行
“加油、努力,再长征!”——习近平总...
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深化改...
民大骄子 
当前位置: 民大新闻网 >> 民大骄子 >> 正文
 
【民大骄子】黄士洲:用诗歌礼赞青春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作者:罗梅燕 实习记者:盘海丽 谢杰焕    时间:2021年06月04日 16:53    浏览次数:

黄士洲来自广西南宁,是我校文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班的学生。大学期间,他始终朝着“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这一目标而奋斗。在不断努力下,他三年的学习与综测成绩均列班级第一,获得2020年国家奖学金、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等荣誉。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黄士洲与诗歌的结缘起源高中。偶然间,黄士洲就读了顾城的《一代人》,诗中表达了一代人在经历“黑夜”后对光明的渴望与执着。这种纯粹的感情让黄士洲深受撼动,也影响他以纯真的心去看待世界,并写入诗歌当中。

“生活是写诗的源泉,我们要做个有心观察者。”黄士洲表示。在他眼里,亲情友情、花草树木、音乐故事等,都是写作素材。至今他已经创作70余首诗歌。深夜是诗歌灵感的来源,他喜欢在世界万籁俱寂的时候动笔。戴上耳机,伴随着悠扬的纯音乐,有节奏的非洲鼓点让他渐入意境,仿佛来到辽阔的非洲大地,与音乐产生共鸣。“古老的先民们双手擎天,神情肃穆,低声吟唱着宏伟的歌谣,等待日出。”一首《远古的诗》就此诞生。

将人物思考或经历寄托于诗歌的意向中,往往是带有真实情感的写作。黄士洲在进行《一滴水的寓言》创作时,主题融入流浪和成长的思考。“等它回忆起自己的同伴时,早已汇入海洋身处异乡;巧合遇上一滴酸涩的水珠,像极了多年以前的自己。”就像这滴水一样,每个人都是世界孤独的一份子,要经历种种磨砺,再收获成长,回首时自己才能不后悔。这首诗歌获得2019年首届广西大学生创意写作大赛(诗歌类)一等奖。

“诗歌写作风格细腻而大气,有着一定的格局,透出一种坚定的力量感。”相思湖诗群社长覃淑霞这样评价黄士洲的诗歌。

诗歌在艰难的时刻,可以带来振奋人心的力量。2020年初疫情蔓延的时候,黄士洲作为文学院创意写作中心副主任,与相思湖诗群联合发起“以心抗疫,传递温暖”活动,他联系广西各高校文学社团,号召广西青年诗歌创作者们踊跃参与,用诗歌凝聚广大师生精神力、给与疫情严重地区的人们带来鼓励和支持。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该活动收到了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等10所区内外高校同学的积极参与,共推出15期微信专辑,展示近100名同学的优秀抗疫诗歌作品。这些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黄士洲忙碌的身影。

对于黄士洲而言,诗歌不仅可以记录人生和表达情感,还是与世界紧密沟通与联系的窗口。“诗歌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以后还会继续坚持写下去。”他坚定的说道。将所爱所长融进实践和生活,把每一件事尽力做好。黄士洲用诗歌在大学篇章写下精彩序言,对青春韶华呈现最好的礼赞。(编辑:彭蓉 校对:孙美琪)

上一条:【民大骄子】张峰:在代码的世界里寻找青春的最优解 下一条:【民大骄子】陆赞颂:迷彩青春,一生无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