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挂着自信阳光的笑容,谈吐间是敏锐的思维和扎实理论的碰撞,这是蒙世满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大学四年,他夯实专业知识,磨炼技能,在计算机的道路上逐梦。“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各类竞赛荣誉证书,记录着他的付出和收获。他是我校人工智能学院2017级软件工程专业的蒙世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蒙世满在兴趣的驱使下,对计算机保持着热爱。高考的失利并没有让他停滞不前,他了解到广西民族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优势明显。仔细斟酌后,他选择填报民大的软件工程专业。
善思与实践,是蒙世满专业学习路上的加速器。刚开始学习软件工程时,蒙世满会思考各种问题:录音软件是怎么实现录音等功能的,计算机有什么奥秘。带着自己的思考,蒙世满发现了软件工程专业的“新天地”,原来这个专业包罗万象,拥有一整套完整的生命周期:从问题定义去求分析、可行性研究、代码开发……丰富的知识在蒙世满脑海中形成了知识网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蒙世满不仅善于思考,还注重实践,他时常往返于学友楼、自习室与国教楼之间。一台电脑,一本笔记本,便开启了在代码世界里的探索。敲代码、钻研知识离不开亲自动手实践。
但蒙世满也有因为不注重实践而失败的经历,他曾在UML课程考核中碰到了“钉子”。他的UML课程考核成绩只有70多分,想着自己的付出,他有些失落。在仔细分析原因后,他明白了:自己忽略了课程考核要求中重要的一点:动手实践能力。
蒙世满吸取教训,在实践上下功夫。“我的专业是半理论半实践的专业,如果不动手,根本学不会。”蒙世满会在网上寻找大量视频进行练习,学习怎么连接数据库,怎么处理网络请求等技术操作方法。他一边看视频一边实践,并且记录每一次的学习成果。凭借刻苦学习,蒙世满连续三年专业成绩平均分达到90分以上。
在增强知识储备的同时,蒙世满乐于参加各类竞赛。“既然选择参加竞赛,就狠下心去拼搏,逼自己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蒙世满说道。在竞赛中,他善于利用专业知识,从而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
个人赛中,蒙世满注重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2018年11月,蒙世满在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广西民族大学第二届“创易杯”程序设计竞赛。比赛中,蒙世满保持高度的紧绷感,仔细敲好每一个代码。但是也出现了状况:题目正确度不高。他脑海中飞速闪过改代码、优化算法、减少步骤等对策。冷静分析后,他一遍又一遍尝试从另一个方面寻找最短路径。最终,他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二等奖。他说:“看到一道题目,我就会联想到它需要运用哪些知识结构,再一步步探索,从众多解题方法中找出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团队赛中,蒙世满保持着良好的比赛心态,带领团队勇夺佳绩。
在2019年5月广西第二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蒙世满作为团队负责人,关注队员的学习状态,督促队员,保证集训和刷题质量。这次是全英文的比赛,蒙世满根据队员的特点,把擅长英语翻译、解题思维敏捷、打码迅速的队员分配相应的工作。比赛过程中,蒙世满默默陪伴在队员旁边。凭借过硬的训练和沉稳的比赛心态,他们团队最终获得了大赛的铜奖。
高压的比赛状态下,蒙世满也能带领团队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完成比赛任务。“出租车什么时候去机场接客成功率更高?斑马线怎么设置……”在2019年9月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面对给定的题目和限定的三天时间,蒙世满负责打码,其他队员各司其职。时间紧,任务重,他陪着队员在逸夫楼整整熬夜三天。黑夜中,灯光下,是蒙世满和队员奋战的身影。压力大时,他和队员相互鼓励:熬一熬,坚持到底,彼此是支撑。最终,团队获得了广西赛区三等奖。
“对我来说,竞赛是对专业知识的一种考核,我在竞赛这条路上,能看到自己逐渐成长的样子。”蒙世满感慨道。
对于未来,蒙世满有很多憧憬,他选择脚踏实地,一步步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如今,蒙世满已入职广西壮族自治区联通公司总部,继续在计算机的征途奋进。(编辑:黎静仪 校对:蒋欣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