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娇妹来自广西上林,她是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一路上,她以教师梦为指引,以“成为一名充满爱的老师”为目标,勤奋学习,努力提升自我,连续获得了2018—2020年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和2019年“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师范生演讲比赛”第一名等荣誉。

成长路上,努力汲取营养
熟悉韦娇妹的同学朋友都说她是一个很独立的人。韦娇妹也曾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在她天真懵懂的年纪,哥哥的一场疾病给这个家带来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为了偿还债务,父母不得不到外地奔波,韦娇妹就此跟着父母颠沛流离。这造就了她坚韧的性格。
2007年,即将升上二年级的韦娇妹随父母返回家乡,就近在乡下的小学念了书。在家务农的父母吃尽了生活的苦,下定决心尽力给韦娇妹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也是这一年,韦娇妹转入南宁市上林县白圩中心小学就读,开启了她与教师的不解之缘。
不太擅长数学的韦娇妹时常提不起信心。她深知父母费了不少功夫把她送到中心小学,所以她决定和数学“杠”上了。在课堂上,黑板上的“天文数字”兜兜转转就是不进脑子,这让韦娇妹不知不觉中神游。数学老师吴老师留意到韦娇妹的状态,及时地把她的思绪拉回课堂上。尽管如此,数学这只“拦路虎”毫不退让。因此,吴老师在课后单独给韦娇妹讲解难题,把题目融入生活中。
在一节数学课上,韦娇妹感觉头很重,不在状态。吴老师发现了脸色较为苍白的韦娇妹,立马走到她的身旁,用手背贴近她的前额,“有点儿烫啊。”吴老师喃喃,随即安排其他同学自习,扶起韦娇妹赶往医院。“老师对我就像对女儿那样,我很感动。”老师的关怀催发了一颗梦想的种子。在老师的照顾鼓励下,韦娇妹课余有空就泡在数学书和习题集中,就像一棵想要集四方营养、成参天大树的树苗。在不懈的努力下,数学成绩终于得到了提升,韦娇妹也抬起了头。
2015年9月韦娇妹就读于广西民族高中。高中政治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抽象难懂,韦黎媛老师把内容细化整理成思维导图,再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辅助理解,使得哲学理论知识“通俗易懂”。韦娇妹说:“就好像不知不觉中就把知识点背下来了。”因此韦娇妹的政治成绩总在班级名列前茅。韦黎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本内容,自己画出单元框架图。在政治老师韦黎媛的影响下,她的笔记本中总会浮现严整的思维导图,复习时还会有同学借来参考。
课余时间,韦黎媛老师还会和韦娇妹交流谈心。两人或坐在月牙湖畔,或并肩走在田径场边,没有师生间的拘谨,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学习生活。韦娇妹总会趁机向韦黎媛老师多求一些学习方法,多问一些政治学类的专业知识。韦黎媛老师的身影深深印在了韦娇妹的心中,她也想成为像韦黎媛老师一样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影响更多的学生。
2018年9月,韦娇妹带着梦想和憧憬,迈进了广西民族大学的校门,成为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杨天保老师的课程。大三上学期,韦娇妹选择文白相间的《王符评传》,作为课程作业的笔记撰写书目。这本书深入分析了王符的思想渊源和思想特征,充分肯定他在社会批判中的理论贡献。韦娇妹细细阅读,在笔记本上写了20页的读后感,“通过对比教材和评传中王符的富民思想,我发现教材中的观点是比较片面的,它忽略了王符对儒家同百家的兼容。而这一点正是王符思想的出发点。”
杨天保老师逐字阅读,逐行批注,就连笔记中的错别字都标注出来,并给她的笔记评了全场唯一的满分。杨天保老师还花了半节课给同学们分享了她笔记中的亮点。课后,跟随杨天保老师学习的研究生想借看韦娇妹的笔记,杨天保老师便亲自走到韦娇妹的座位旁,亲自征求其意见。“老师严谨细致,尊重学生,让我很感动。”
长大后,我想和您并肩
2019年3月,韦娇妹参加2019年“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师范生演讲比赛”。她在演讲中说,“从小到大,教师在我心中一直都是神圣般的存在。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以自身经历辅以饱满情感,表达了她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她想着,她就是那个站在讲台上育人解惑的老师,演讲到动情处,眼里泛着泪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因为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2019年7月,韦娇妹报名了由区内多所高校联合发起的启明教育暑期培训计划,跟随团队去了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在那里,韦娇妹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学生。
那是一个不会独立拼读的五年级的小男孩。韦娇妹应学生家长的要求,从最基础的单韵母教起。韦娇妹拿起印有拼音字母“a”的卡片,“这个应该怎么念呢?小时候妈妈把饭喂到嘴边会发一个什么音呀?”小男孩起初配合,时间一长,就分心走神到他那心心念念的遥控车。韦娇妹发现后,并没有表现出不悦,而是立马和小男孩做了个约定:学会并记住5个拼音字母的读音,就可以玩5分钟遥控车。果然,效果立竿见影。
“在刚开始上课时,我常常处于一种小心翼翼的状态——害怕准备不够充分,害怕教学能力不足,害怕辜负家长的期望,害怕对不起学生。”韦娇妹说。所以她总是尽可能的搜集拓展资料、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韦娇妹发现,光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其实远远不够。学生也会因为生病、情绪低落等原因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只有深入了解学生,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才能让学生爱上这门课。“韦娇妹老师很有心,她从来不说‘你听懂了吗’,而是问‘我说清楚了没有’。”学生家长这样评价。
求职场上,韦娇妹紧紧关注着教师行业的招聘信息。只是向上走,想做一名充满爱的教师。教师梦指引着她向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为了奔赴更好的自己,韦娇妹将不忘初心,逐梦向前。(编辑:黄海玲 校对: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