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校友们、社会各界人士:
扎根八桂大地,培育国家栋梁。广西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培养广西少数民族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建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砥砺出“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共进、传承创新”的校风、“精益求精”的教风、“勤学躬行”的学风,凝炼出“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鲜明办学特色。2022年5月18日,广西民族大学将迎来建校70周年,这是所有民大人共同的节日,是学校凝聚力量、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再创辉煌的崭新起点,更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7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与重视下,广西民族大学秉承“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精神,坚守立德树人的育人初心,积极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广大师生和校友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广西民族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学科专业门类齐全、人才培养体系完整、校风学风优良、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民族高等院校。
值此广西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为凝聚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学校发展,学校设立专门项目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支持广西民族大学教育发展类基金、科研合作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增添教学仪器设备等。根据《慈善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此次公募活动,由广西民族大学教育基金会与广西慈善总会合作开展,广西慈善总会负责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广西民族大学教育基金会负责具体项目实施。
积跬步而至千里,汇细流以成江海。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每一笔捐赠,都是对广西民族大学最深情的祝福和期许,它将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我们一定将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支持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努力奋斗,砥砺前行,奋力书写新时代广西民族大学新篇章!
一、捐赠方式
方式一:通过银行转账
收款人名称:广西慈善总会
收款人开户行:中国银行南宁市民主支行
收款人账号:6132 5748 5006
转账及汇款备注:广西民族大学70周年校庆
方式二:通过网络捐赠
中银公益平台捐赠通道:

广西慈善总会捐赠通道:

二、捐赠鸣谢
(一)捐赠者均获得电子捐赠证书一份。根据捐赠者意愿,征得捐赠者同意,捐赠单位名称、捐赠者姓名、捐赠项目及数额将在广西民族大学校庆网页上公布。
(二)所有捐赠者,将被收录《广西民族大学70周年校庆捐赠名录》,存入学校永久性档案。
(三)对所有捐赠资金1万元(含)或价值1万元物品以上者,学校将颁发校庆纪念品。
(四)与广西民族大学共建院系、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等合作平台,为学科(专业)、实验室、图书馆建设捐资或捐赠先进的仪器设备或图书资料,合作开展科学技术研究,鸣谢方式按合作协议执行。
(五)捐赠鸣谢未尽事宜,可由捐赠方与广西民族大学教育基金会联络商定。
三、捐赠票据
(一)为保障每一位捐赠人的权益,广西慈善总会作为该项目的善款接收方,可按需要为捐赠人开具财务部监(印)制的全额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以下简称“捐赠票据”)。捐赠人可依据国家相关政策享受税收优惠。
(二)广西慈善总会可为捐赠人开具电子捐赠票据。【申请方式】将捐款凭证(银行转账、汇款单或网络捐赠截图)及开票信息(名称、税号、手机号码)发送至广西慈善总会邮箱gxcszh2021@126.com,工作人员审核开票信息,为捐赠人开具捐赠票据。
(三)如果有任何疑问可发电子邮件至gxcszh2021@126.com或者致电0771-2622554进行咨询。
四、联系方式
广西慈善总会
胡 乔 0771-2622554 15078718153
广西民族大学教育基金会
袁开源 0771-3261389 18677181427
五、温馨提示
本次公开募捐活动已在民政部“慈善中国”网站备案,备案号为:514500005071606364A21003。衷心感谢关心支持广西民族大学建设发展的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我们将依据《慈善法》依法依规用好善款,并根据《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公开捐赠信息及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捐赠人及社会公众的监督。
广西民族大学
2022年1月12日